咨询过自动化设备的朋友应该有个感受:为啥实现同样的功能,有的报价十几万,有的可以报上百万。是十几万的赔钱干,还是上百万的当我是冤大头?
仅凭一句“便宜没好货”来概括整个自动化市场还是太过狭隘,不妨来看一看自动化设备到底是怎么报价的。
1. 硬件成本的差别
硬件成本是最直观,也是差别最明显的。
选模组还是机械手,机械手是国产还是国际大牌,相机镜头选什么参数用几个、电气元件用杂牌还是知名品牌……
虽然都是实现同一功能,但是要求不同,使用场景不同,价格也就不同。
2. 方案成本的博弈
硬件的成本当然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对于制造业来说,一切问题的根本都是成本问题,这个成本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博弈,比如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
长期成本,是指在一条产线上成本、人力、时间的投入。想要长期成本低,是需要考虑设备的兼容性,容错率,产线后期的改造、换型、拓展性,选择好一点的硬件更稳定。
短期成本,是考虑目前现状、产品周期寿命来选择更合适的产线。如果产品更新迭代快,想要回报周期更快,那选择用便宜的硬件,冗余少一点,短期成本也更低。
除了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外,还有固定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博弈,时间要求越短,价格越涨;设备成本与生产成本的博弈,有时候设备的总价甚至会超出产品的利润,无限拉长回报周期……
总之,方案的成本,其实是客户对自动化设备或产线最直观的期望,它带来的价格差异可能是最大的,这往往是自动化厂商在出方案之前想了解预算的主要原因。
3. 售后成本的不同
售后成本主要在人力成本和差旅费用,售后服务的范围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备的价格。
用柔性上料设备举例:一般有三种交付模式:厂内验收、有限的现场服务和交钥匙工程。
厂内验收:这种模式几乎没有服务,厂商按照需求组装好设备,客户到厂内验收,设备出厂拉到客户现场之后一般还要经过调试甚至设计夹爪才能使用,这好比预制菜,客户买回去之后还需要点火加热才能上桌,这种模式更适合有一定自动化集成能力的公司。
有限的现场服务:相较于厂内验收,这种模式提供有限的上门调试服务,设备调试完成运行稳定才会验收,但后续设备再出问题就要收费上门了。
交钥匙工程:这种模式提供的则是极致周到的售后服务,设备验收后,还会约定一个售后服务期,在这个服务期内设备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到场解决
如果预算够,且是初次接触自动化设备,选择交钥匙服务当然会更有保障。
自动化设备报价是有迹可循的,硬件、方案、人力三者共同组成了现在看到的价格。
没有无缘无故的低价,也不存在没有价值附加的高价,市场法则在这个行业同样适用。
就像买电脑,是选择办公专用的笔记本,还是电竞专用的水冷设备;是享受一站全包的快速便捷,还是自己买零件动手组装的乐趣。
是四面照镜子,全看自己了。